公司动态

彰显中国绿色发展责任

在长江葛洲坡区,黎明时分,江豚跃出水面嬉戏,在空中划出银灰色的弧线。 下午,在武汉沙湖之滨的中碳大厦,全国3700多家企业的碳排放权转让高效计算。 夜幕降临,白领小王利用武堂健福小程序中积累的碳积分,轻松兑换了一张共享单车骑行卡。 这些日常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湖北省践行绿色发展的图景。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在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中回应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本质问题。美丽湖北发展的“绿色含量”和“含金量”并行提升。湖北省以更加绿色的动力和更大的绿色发展作为落脚点而自豪承载能力。 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修复 长江干流湖北地区水质状况 保持稳定在 II 类 整治后,鄂州市凡口河沿岸再现了“范河百里,玉带留留”的美景。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薛婷供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河流。长江保护和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心的问题。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之滨,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制定了规则,强调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恢复长江生态环境应是一个全面完成的任务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再次提出设立“长江委员会”。 湖北是长江干流唯一全长超过1000公里的省份。是南北调水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也是三峡坝区所在地。它肩负着“一江清水不断向东流,一道清水不断向北流”的重要使命。 按照秘书长的指示,湖北省坚决承担起生态部的政治责任,与长江一起应对涉及长江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 下午 3 点2018年9月9日,兴发集团所属兴瑞一号热电厂烟囱在长江岸边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倒塌。这次爆炸是努力保护的历史性时刻直通长江,打破“长江化学围城”。 湖北以铁拳统治长江的坚强决心,毅然打响了10场划时代的保卫长江战役。沿岸,河道一公里范围内的118家化工企业全部关闭或搬迁,疏散岸线149.8公里,恢复沿岸植被生态系统856万平方米。水上,对母亲河进行全面“实物普查”,对长江12480个排污口进行溯源更新,守护河流清澈。 全面实施“双十行动”和“十年休渔”,继续实施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化19大流域联防联治……得益于一系列预精准有力的“组合拳”,长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提升,反应清晰、引人注目。 长江干流湖北地区水质连续六年稳定在II类,丹江口水库水质也稳定在II类以上,确保了“江河湖泊安全,清水东流,清水北流”。 清澈的江水不仅让“天海”复活,“长江江豚”也让濒临灭绝的鲶鱼死灰复燃,鹳鸟等珍稀鸟类在湖北繁衍生息。 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 能源强度在日本排名第22位 支持第七大经济区 长江第一艘氢动力船“三峡氢能一号船”在葛洲坡地区航行宜昌市长江流域。 (世界网 王庚 供图) 保护并不是发展的“对立面”。 “十四五”以来,湖北省以绿色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模式,走出了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传统产业,增加“绿色含量”—— 经历了“手腕骨折”的痛苦后,宜昌兴发集团实现了新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兴发集团磷酸纯度大幅提高,产品从磷矿时代的“吨销”转变为高端产品“克销”,并逐步成长为日本最大的精制磷化工企业。 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丹下口水库十堰市依托优质生态资源,不断加强水经济建设。北京老字号“Arct”“冰洋”与武当柑跨界“联手”,打造最畅销的“好水+好橙”饮料。农夫山泉在丹江口市建了三个工厂,每小时生产8.1万瓶瓶装水。湖北博奥食品将鲢鱼转型为40多种产品,“干、吃、挤干净”的模式推动公司迈向亿级。 绿色电力正在悄然改变湖北省能源结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绿色转型的关键前沿。数据显示,湖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率居中部第一,达7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湖北省能源消耗强度居全国第22位,支撑着全国第七大经济体。 2019年,湖北省每10千瓦时电量中,就有1千瓦时来自新能源。目前,湖北省四分之一千瓦时的电力来自新能源。 目前,湖北省绿色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先进制造业集团“51020”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链规模不断壮大。武汉拥有300多家碳相关企业和机构,碳资产超过1000亿元。湖北省初步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形成节能环保和“双碳”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内外人士正在学习湖北的低碳方案 碳委陪伴国内碳市场 超千亿安全结算 中碳电气持续向世界传达低碳发展的“中国方案”。 “八月底,共“碳排放权交易”国内市场份额累计交易量6.96亿吨,交易额478.26亿元。 9月24日,巴顿·姆文巴坐在上海外滩举行的2025中国碳市场大会的观众席上,不禁感叹中国碳市场的巨大潜力。 来自赞比亚的Barton Mwemba是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跨境碳交易合作研讨会的学生。他和其他29名南南合作国家学生在武汉接受培训,学习低碳发展“中国方案”。参加这次碳市场会议就是吸取的教训之一。 33层的中碳大厦傲然矗立在800公里外的武汉沙湖之滨。每年都有不少已成名的国际学生漂洋过海“求学”。 湖北省是全国首批七个碳市场试点省份之一ts在国内设立,也是全国碳市场“数据大脑”中国碳书房所在地。截至目前,中碳已保障国内碳市场平稳运行1000多天,累计结算金额突破1000亿元。 碳市场稳定运行的背后,是企业迈向绿色低碳化的不断步伐。在湖北省,企业采购绿色电力势在必行。他们可以将碳付款抵押给银行,借钱购买绿色电力,并使用绿色电力来抵消碳排放。 2024年7月20日,全国首家企业“能源、碳、金融”服务中心在武汉开业,为企业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绿色能源、绿色证书开发与营销、相关培训等全面的全流程服务。迄今为止,该平台已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多次“碳变钱、钱买电、电抵消碳”的循环,促成了超过10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交易。 绿色发展绝不是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独家责任,而是一个“整体”,需要全社会的集体响应。低碳生活不是一个书面的概念,而是一种你可以参与并从中受益的生活方式。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武汉游客杨蕾在大九湖风景区用1300碳点兑换了一袋神农奇峰一级红茶。 10月1日,“趣九湖”子计划在武汉“武碳江湖”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作为神农架市碳普惠景区创建示范项目。游客游览低碳岱口湖旅游点的积分自动量化。积分可以兑换渴望获得无碳产品和 B&B 优惠券。 不仅仅是景区,绿色低碳空间也悄然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乘坐地铁、乘坐新能源汽车、关灯……这些看似微小的绿色行动被记录、量化,最终汇成人人可识别的“碳资产”,转化为现金,让每个人都分享绿色收益。 河水昼夜流淌,天空晴朗宜人。面对“十五五”规划,湖北省坚决承担生态部政治责任,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努力谱写现代湖北式中国篇章。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丹、彭毅魏 通讯员 李斌)